第679章.679、黃馬褂
關燈
小
中
大
679
祗若莞爾一笑,“我二伯哥他對姐姐忠心,對二哥也好著呢。如今二哥也在鑾儀衛,二伯哥遷了鑾儀使,這便更是要一處共事了,我想著倒歡喜。”
鑾儀衛分若敢職司,鑾儀使為正二品職官,下轄左、右、中、前、後五所及馴象所、旗守衛等。這些下轄的衛所,職官便為冠軍使,正三品。
此時廿廿的二弟和世泰,差事便是冠軍使,正是禧恩手下。故此有這樣一層關系的話,凡事倒也方便些。
這回皇上恭謁盛京祖陵,除了去歷代先帝陵前恭奠之外,還到諸位開國大臣墓前賜奠,同時因祖上之功而封賞這些功臣的後代。
只是這些功臣的後裔都是人丁興旺,自然是不能所有人都得聖恩,皇上都是從各家後裔中挑選出一個子弟來賜封。
在弘毅公額亦都的後裔裏,皇上便挑了廿廿二弟和世泰,賞頭等侍衛。
而費英東的後裔裏,也就是直義公蘇完瓜爾佳氏的後裔裏則挑選了安寧,由四等侍衛賞二等侍衛。這位安寧不是旁人,正是安常在之父、現任的一等信勇公。
聖旨從盛京傳來,廿廿心下也自是替二弟高興的。原本在額亦都的後裔裏,她家這一房沒有軍功,這一房的子弟便也得到的差事少,世職更少。大清建國以來,但凡皇上封賞額亦都後裔子弟,都可著十六房、八房、十房等幾房去,幾乎都輪不著她家所在的六房去。
而今,終於在皇上封先祖後裔的時候兒,首選到了自己的弟弟去。
有了頭等侍衛的身份,再加上鑾儀衛的差事,廿廿對自己的二弟也充滿了期許。如今大哥已經不在了,額娘也不在了,阿瑪已是有了年歲,故此母家都靠著二弟撐起門戶來。二弟的前程順遂的話,她便也能放下心來了。
祗若帶著廿廿恩賞給佟佳氏的物品回去了,臨別時也含笑道:“姐姐盡管放心,我現如今心下明白該怎麽辦了。這些物品我必定親自送到二哥那院去,一樣一樣兒都看著佟佳氏謝恩呢!”
廿廿目送祗若遠去,心下便也微微嘆息。
也說不上是怎地,她總是能從禧恩的身上看見幾縷綿寧的影子去。
廿廿希望,自己曾經與舒舒的那些恩怨,叫若若在睿王府裏便不必再與佟佳氏之間再重演一回了就好。否則這種兩面的為難,分寸著實不好拿捏去。
不過幸虧禧恩的性子要比綿寧活泛一些,便如上回她一經提點,禧恩當即就聽懂了,隨即就真的有了孩子……叫她暫且放下了這一頭心去。
如今瞧著禧恩越是長大,越來越有些八面玲瓏的味道了。禧恩充分地抓住了睿王府此時端恩太年輕的機會,也借著她在後宮的緣故,趁勢而起,以睿王家庶子的身份,漸漸地越發得了皇上的器重來。
只要禧恩能將這些輕重緩急分得清楚,那這便也是若若的福氣,更何嘗不是禧恩自己的造化了呢。
只是廿廿也沒想到,這一點子的心剛放下沒兩天,禧恩就惹了事兒,且牽連到了她二弟和世泰去!
事情出在皇上回京途中,經過山海關老龍頭澄海樓,在從澄海樓回行宮的途中,見到山野間有野馬。按著慣例,派乾清門侍衛三員前去追拿。這是旗人尚武的傳統,為的不是那幾匹馬,而是不丟失祖宗們當年的生活習慣。且乾清門侍衛,都是勳貴世家的出身,更應該在這些武功之事上作為表率。
按著慣例,只要這三位乾清門侍衛能將野馬給捉回來,皇上都會賞給黃馬褂。這捉拿野馬的差事,對於侍衛們來說便是獲得黃馬褂的“美差”了。
禧恩新任鑾儀衛,此事由他負責。禧恩向皇上奏報,說派去捉拿野馬的三員乾清門侍衛中,有和世泰在內。
只是沒想到,等野馬被捉回來,結果三位前去追趕的乾清門侍衛裏,並無和世泰在!
禧恩的心思便被明眼人看破——這是禧恩想要借機幫和世泰邀得黃馬褂啊!
和世泰才封了頭等侍衛,若一個月之間又連得黃馬褂去,一旦回京,這風光自然無限。旁人且不說,廿廿和祗若必定是最高興的。
紙包不住火,事情既已露餡兒,皇上也是震怒,下旨申飭禧恩,罰俸三個月。
這件事因為都是禧恩一個人的主意,實則和世泰並未參與,故此皇上下旨申飭和罰俸的都只是禧恩一個人,並未當真牽連到和世泰去。可是消息傳回京中,廿廿還是一顆心都提起來了。
禧恩緣何這樣做,便是皇上不追究,可是這朝野上下誰能不明白,這禧恩為的是討好皇後啊!
可是此時皇上還未到京,廿廿便是有千言萬語,可是這會子見不著皇上,便也沒法兒說。
若是她現在給皇上寫封信去呢?卻反倒有些著了痕跡去了。畢竟皇上也沒責怪和世泰,只是罰了禧恩罷了。
廿廿有些頭疼,指尖兒撐著額角去,“我前兒見過若若,才想著說這禧恩長大了,辦事有了分寸去呢。誰料想,他竟然還是這般不沈穩。”
外頭信貴人來求見。
廿廿打起精神,傳了信貴人進來。信貴人進來就直說,“不瞞皇後娘娘,小妾來就是為了山海關的事兒來的。小妾祖上曾經是山海關總兵,阿瑪又曾任鑾儀衛,故此這件事兒便沒有人比小妾知道得更多去了。”
廿廿寬心而笑,“我就知道信妹妹你是為了安慰我而來的。便只見你來,得了你這份兒心意,我這心下便也松快了去。”
信貴人道,“實則小妾曾經聽阿瑪講過,說禦前的侍衛們因多有被賞賜黃馬褂的,皇上出巡之時,所有侍衛們都是穿著黃馬褂隨行,那儀仗,那氣度,自是非同凡響。
“可是有些剛挑補上來的侍衛,因還沒有被賞賜黃馬褂呢,故此只能素著身兒,騎在馬上看著就不好看,自己也都覺著面上無光。故此但凡新升上來的侍衛,便無不急著也趕緊得了一件黃馬褂去。”
“因皇上出巡時候若見野馬,必定派侍衛前去捉拿,而捉拿回來之後便會立功,皇上都會因此賞給黃馬褂去,這已經成了慣例。故此新挑補上來的侍衛們,都自然想借著這樣的事兒來賺得一件黃馬褂去。這也算人之常情,故此但凡見著捉拿野馬的事兒,已經賞穿黃馬褂的老侍衛,或者是有巴圖魯名號的了,通常都會將這個機會讓給新侍衛們去,好叫他們得償所願去。這原是多少年來侍衛們已經不成文的規矩了,並不是從禧恩阿哥這兒起的……”
廿廿聽明白了,看樣子這些年來必定有過不少新侍衛並未真的去捉拿野馬,可是卻被同僚給掛了名兒,借機贏得黃馬褂的事兒去。老侍衛們也都會這麽做,並不是到和世泰這兒才開始的。
不過廿廿卻還是搖頭,“不管怎麽說,這終究是禧恩為了私誼。不管他是因為我,還是因為我小妹是他弟媳的緣故,他這麽辦終究是錯的。”
信貴人便也嘆口氣道,“皇後娘娘別上火,皇上心下必定也是明白的。要不皇上的旨意裏怎麽並未牽連到您家二爺去呢。”
廿廿眸光輕轉,“妹妹既說這是鑾儀衛裏的舊例,那我倒是好奇,從前可有人將這事兒說破去過?既然是新老侍衛之間心照不宣的事兒,那又有誰人會將這事兒給捅開了去?”
信貴人也是一楞,隨即一拍手道,“皇後娘娘問的是!這件事兒之所以早已成了老例兒,那就是因為這都是侍衛們之間的同僚情誼,大家都心知肚明,樂得賣個人情,故此向來沒人給說破去過才是……”
廿廿便笑了,緩緩垂下眼簾,“所以這件事叫我擔心的,倒不是和世泰會不會受責罰,而是這件事背後有人在藏了心眼兒……”
“對呀!”信貴人也跟著變了顏色,“這能是誰呢?一來這是吃裏扒外,將侍衛們的老規矩給抖摟出去了;二來,那人明知道您家二爺的身份,這不就是故意想要牽連到皇後娘娘您來嘛!”
廿廿靜靜垂眸,“你阿瑪曾是鑾儀使,對鑾儀衛的事兒熟悉。那妹妹你替我想想,鑾儀衛裏有誰曾經與我家人有芥蒂,能幹得出這樣的事兒來?”
信貴人一時語結。
廿廿點頭,“妹妹不必現時就給我回話兒,妹妹也需要回去細想想。等妹妹心下有了眉目,再與我說不遲。”
信貴人立時就起身,“小妾這便告退,回去仔細想想去。便是小妾自己一時想不明白,還有小妾阿瑪呢,小妾這就設法將話兒帶給阿瑪去!”
九月二十四日,聖駕終於回到宮中。
廿廿率領嬪妃、皇子等到宮門迎接。
皇上車駕尚未到,綿寧先趕緊上前給廿廿請安。
廿廿含笑點頭,親自伸手托住綿寧手肘,“二阿哥起吧,站著說話兒就是。”
廿廿說著朝綿寧身後看了一眼,明知卻也要故問一聲兒,“舒舒身子還是尚未大好呢?”此時陪著綿寧前來的,依舊還是綿寧的側福晉富察氏。
綿寧趕忙道:“有勞皇額娘動問,兒子媳婦她身子已然見好了,只是依舊禁不得風,兒子為了穩妥起見,還是叫她繼續留在家裏吧。”
廿廿含笑又道,“……前頭蕓貴人的事兒,倒叫你跟著內務府一起忙活了。”
綿寧心下便是微微一跳。憑他對小額娘的了解,他知道小額娘怕是有些不高興了。
綿寧便趕忙又撩袍跪下了,“回皇後額娘,兒子此番奉旨留京,也是頭一回正式跟著學管內務府的事兒。兒子雖說是皇子,可是自然比不得內務府一眾大人們更有經驗。”
“再者內務府大臣中,頗多都是各家皇後、皇貴妃母家的子侄,有些從輩分上來說還是兒子的舅舅。這兩者疊加的緣故,兒子便在內務府學習,卻也只是聽著內務府大臣們說話,兒子並不曾多話的……總歸是內務府眾位大人們眾口一詞議定了,兒子跟著聯名具奏罷了。”
廿廿便也輕嘆口氣,“這原本也是老例兒,我也知道。只是蕓貴人這麽歿了,我心下頗為疼惜,便跟著有些著急了。今兒對二阿哥說話怕是有些急了,二阿哥別往心裏去。”
綿寧深深垂下頭去,心下湧起無法言說的悲哀來,只能忙道,“兒子豈敢……”
小額娘又是在這般口口聲聲地喊他“二阿哥”,然後說著這樣客套又疏離的話。這樣的距離,明明近在咫尺,卻能遠遠推到天邊去……這樣的情形,真是碾碎了他的心去。
內大臣們遠遠來報,說是皇上的禦馬已經到了宮門外。
廿廿這便趕緊收攝心神,向綿寧淡淡一笑,“好了,今兒這話便說到這兒吧。趕緊預備著接駕。”
綿寧黯然垂首,回眸呼喚綿愷一聲,“三弟,隨為兄來吧。”
綿愷卻有些不情願,依舊膩在廿廿身邊兒,沖綿寧搪塞道,“二哥你自己去吧,我還得抱著四弟呢。”
綿寧極力掩飾住尷尬,這便含笑點點頭,“好,那為兄先去了。”
廿廿心下也是嘆息,輕輕呵斥了一聲兒,“綿愷……你兄弟又不是沒人抱著,非要你來?”
綿愷這一不經意的舉動,在綿寧那邊看起來,難免覺著還是綿愷和綿忻兩個兄弟是親的,倒與他疏遠了似的。
綿愷厚著臉皮笑,不過卻也跟自己額娘不說假話,“額涅,我不樂意跟二哥在一起。他總是板著臉,我在他跟前便說什麽都好像是錯的;而且跟他一比,別人就總覺著我像個長不大的頑童!”
廿廿便也嘆口氣。
綿愷說的也是,綿寧本來年紀比綿愷就大了十幾歲去,綿愷跟綿寧站在一起,可不就是小孩兒跟大人的對比麽;更何況綿寧是自小兒就少年老成的,便是同樣綿愷這個年歲的時候兒,綿寧也更沈靜些,難免叫大臣們總是有意無意將他們兩兄弟放在一起做比較去。而比較的結果,自然是綿愷怎麽都吃虧些去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祗若莞爾一笑,“我二伯哥他對姐姐忠心,對二哥也好著呢。如今二哥也在鑾儀衛,二伯哥遷了鑾儀使,這便更是要一處共事了,我想著倒歡喜。”
鑾儀衛分若敢職司,鑾儀使為正二品職官,下轄左、右、中、前、後五所及馴象所、旗守衛等。這些下轄的衛所,職官便為冠軍使,正三品。
此時廿廿的二弟和世泰,差事便是冠軍使,正是禧恩手下。故此有這樣一層關系的話,凡事倒也方便些。
這回皇上恭謁盛京祖陵,除了去歷代先帝陵前恭奠之外,還到諸位開國大臣墓前賜奠,同時因祖上之功而封賞這些功臣的後代。
只是這些功臣的後裔都是人丁興旺,自然是不能所有人都得聖恩,皇上都是從各家後裔中挑選出一個子弟來賜封。
在弘毅公額亦都的後裔裏,皇上便挑了廿廿二弟和世泰,賞頭等侍衛。
而費英東的後裔裏,也就是直義公蘇完瓜爾佳氏的後裔裏則挑選了安寧,由四等侍衛賞二等侍衛。這位安寧不是旁人,正是安常在之父、現任的一等信勇公。
聖旨從盛京傳來,廿廿心下也自是替二弟高興的。原本在額亦都的後裔裏,她家這一房沒有軍功,這一房的子弟便也得到的差事少,世職更少。大清建國以來,但凡皇上封賞額亦都後裔子弟,都可著十六房、八房、十房等幾房去,幾乎都輪不著她家所在的六房去。
而今,終於在皇上封先祖後裔的時候兒,首選到了自己的弟弟去。
有了頭等侍衛的身份,再加上鑾儀衛的差事,廿廿對自己的二弟也充滿了期許。如今大哥已經不在了,額娘也不在了,阿瑪已是有了年歲,故此母家都靠著二弟撐起門戶來。二弟的前程順遂的話,她便也能放下心來了。
祗若帶著廿廿恩賞給佟佳氏的物品回去了,臨別時也含笑道:“姐姐盡管放心,我現如今心下明白該怎麽辦了。這些物品我必定親自送到二哥那院去,一樣一樣兒都看著佟佳氏謝恩呢!”
廿廿目送祗若遠去,心下便也微微嘆息。
也說不上是怎地,她總是能從禧恩的身上看見幾縷綿寧的影子去。
廿廿希望,自己曾經與舒舒的那些恩怨,叫若若在睿王府裏便不必再與佟佳氏之間再重演一回了就好。否則這種兩面的為難,分寸著實不好拿捏去。
不過幸虧禧恩的性子要比綿寧活泛一些,便如上回她一經提點,禧恩當即就聽懂了,隨即就真的有了孩子……叫她暫且放下了這一頭心去。
如今瞧著禧恩越是長大,越來越有些八面玲瓏的味道了。禧恩充分地抓住了睿王府此時端恩太年輕的機會,也借著她在後宮的緣故,趁勢而起,以睿王家庶子的身份,漸漸地越發得了皇上的器重來。
只要禧恩能將這些輕重緩急分得清楚,那這便也是若若的福氣,更何嘗不是禧恩自己的造化了呢。
只是廿廿也沒想到,這一點子的心剛放下沒兩天,禧恩就惹了事兒,且牽連到了她二弟和世泰去!
事情出在皇上回京途中,經過山海關老龍頭澄海樓,在從澄海樓回行宮的途中,見到山野間有野馬。按著慣例,派乾清門侍衛三員前去追拿。這是旗人尚武的傳統,為的不是那幾匹馬,而是不丟失祖宗們當年的生活習慣。且乾清門侍衛,都是勳貴世家的出身,更應該在這些武功之事上作為表率。
按著慣例,只要這三位乾清門侍衛能將野馬給捉回來,皇上都會賞給黃馬褂。這捉拿野馬的差事,對於侍衛們來說便是獲得黃馬褂的“美差”了。
禧恩新任鑾儀衛,此事由他負責。禧恩向皇上奏報,說派去捉拿野馬的三員乾清門侍衛中,有和世泰在內。
只是沒想到,等野馬被捉回來,結果三位前去追趕的乾清門侍衛裏,並無和世泰在!
禧恩的心思便被明眼人看破——這是禧恩想要借機幫和世泰邀得黃馬褂啊!
和世泰才封了頭等侍衛,若一個月之間又連得黃馬褂去,一旦回京,這風光自然無限。旁人且不說,廿廿和祗若必定是最高興的。
紙包不住火,事情既已露餡兒,皇上也是震怒,下旨申飭禧恩,罰俸三個月。
這件事因為都是禧恩一個人的主意,實則和世泰並未參與,故此皇上下旨申飭和罰俸的都只是禧恩一個人,並未當真牽連到和世泰去。可是消息傳回京中,廿廿還是一顆心都提起來了。
禧恩緣何這樣做,便是皇上不追究,可是這朝野上下誰能不明白,這禧恩為的是討好皇後啊!
可是此時皇上還未到京,廿廿便是有千言萬語,可是這會子見不著皇上,便也沒法兒說。
若是她現在給皇上寫封信去呢?卻反倒有些著了痕跡去了。畢竟皇上也沒責怪和世泰,只是罰了禧恩罷了。
廿廿有些頭疼,指尖兒撐著額角去,“我前兒見過若若,才想著說這禧恩長大了,辦事有了分寸去呢。誰料想,他竟然還是這般不沈穩。”
外頭信貴人來求見。
廿廿打起精神,傳了信貴人進來。信貴人進來就直說,“不瞞皇後娘娘,小妾來就是為了山海關的事兒來的。小妾祖上曾經是山海關總兵,阿瑪又曾任鑾儀衛,故此這件事兒便沒有人比小妾知道得更多去了。”
廿廿寬心而笑,“我就知道信妹妹你是為了安慰我而來的。便只見你來,得了你這份兒心意,我這心下便也松快了去。”
信貴人道,“實則小妾曾經聽阿瑪講過,說禦前的侍衛們因多有被賞賜黃馬褂的,皇上出巡之時,所有侍衛們都是穿著黃馬褂隨行,那儀仗,那氣度,自是非同凡響。
“可是有些剛挑補上來的侍衛,因還沒有被賞賜黃馬褂呢,故此只能素著身兒,騎在馬上看著就不好看,自己也都覺著面上無光。故此但凡新升上來的侍衛,便無不急著也趕緊得了一件黃馬褂去。”
“因皇上出巡時候若見野馬,必定派侍衛前去捉拿,而捉拿回來之後便會立功,皇上都會因此賞給黃馬褂去,這已經成了慣例。故此新挑補上來的侍衛們,都自然想借著這樣的事兒來賺得一件黃馬褂去。這也算人之常情,故此但凡見著捉拿野馬的事兒,已經賞穿黃馬褂的老侍衛,或者是有巴圖魯名號的了,通常都會將這個機會讓給新侍衛們去,好叫他們得償所願去。這原是多少年來侍衛們已經不成文的規矩了,並不是從禧恩阿哥這兒起的……”
廿廿聽明白了,看樣子這些年來必定有過不少新侍衛並未真的去捉拿野馬,可是卻被同僚給掛了名兒,借機贏得黃馬褂的事兒去。老侍衛們也都會這麽做,並不是到和世泰這兒才開始的。
不過廿廿卻還是搖頭,“不管怎麽說,這終究是禧恩為了私誼。不管他是因為我,還是因為我小妹是他弟媳的緣故,他這麽辦終究是錯的。”
信貴人便也嘆口氣道,“皇後娘娘別上火,皇上心下必定也是明白的。要不皇上的旨意裏怎麽並未牽連到您家二爺去呢。”
廿廿眸光輕轉,“妹妹既說這是鑾儀衛裏的舊例,那我倒是好奇,從前可有人將這事兒說破去過?既然是新老侍衛之間心照不宣的事兒,那又有誰人會將這事兒給捅開了去?”
信貴人也是一楞,隨即一拍手道,“皇後娘娘問的是!這件事兒之所以早已成了老例兒,那就是因為這都是侍衛們之間的同僚情誼,大家都心知肚明,樂得賣個人情,故此向來沒人給說破去過才是……”
廿廿便笑了,緩緩垂下眼簾,“所以這件事叫我擔心的,倒不是和世泰會不會受責罰,而是這件事背後有人在藏了心眼兒……”
“對呀!”信貴人也跟著變了顏色,“這能是誰呢?一來這是吃裏扒外,將侍衛們的老規矩給抖摟出去了;二來,那人明知道您家二爺的身份,這不就是故意想要牽連到皇後娘娘您來嘛!”
廿廿靜靜垂眸,“你阿瑪曾是鑾儀使,對鑾儀衛的事兒熟悉。那妹妹你替我想想,鑾儀衛裏有誰曾經與我家人有芥蒂,能幹得出這樣的事兒來?”
信貴人一時語結。
廿廿點頭,“妹妹不必現時就給我回話兒,妹妹也需要回去細想想。等妹妹心下有了眉目,再與我說不遲。”
信貴人立時就起身,“小妾這便告退,回去仔細想想去。便是小妾自己一時想不明白,還有小妾阿瑪呢,小妾這就設法將話兒帶給阿瑪去!”
九月二十四日,聖駕終於回到宮中。
廿廿率領嬪妃、皇子等到宮門迎接。
皇上車駕尚未到,綿寧先趕緊上前給廿廿請安。
廿廿含笑點頭,親自伸手托住綿寧手肘,“二阿哥起吧,站著說話兒就是。”
廿廿說著朝綿寧身後看了一眼,明知卻也要故問一聲兒,“舒舒身子還是尚未大好呢?”此時陪著綿寧前來的,依舊還是綿寧的側福晉富察氏。
綿寧趕忙道:“有勞皇額娘動問,兒子媳婦她身子已然見好了,只是依舊禁不得風,兒子為了穩妥起見,還是叫她繼續留在家裏吧。”
廿廿含笑又道,“……前頭蕓貴人的事兒,倒叫你跟著內務府一起忙活了。”
綿寧心下便是微微一跳。憑他對小額娘的了解,他知道小額娘怕是有些不高興了。
綿寧便趕忙又撩袍跪下了,“回皇後額娘,兒子此番奉旨留京,也是頭一回正式跟著學管內務府的事兒。兒子雖說是皇子,可是自然比不得內務府一眾大人們更有經驗。”
“再者內務府大臣中,頗多都是各家皇後、皇貴妃母家的子侄,有些從輩分上來說還是兒子的舅舅。這兩者疊加的緣故,兒子便在內務府學習,卻也只是聽著內務府大臣們說話,兒子並不曾多話的……總歸是內務府眾位大人們眾口一詞議定了,兒子跟著聯名具奏罷了。”
廿廿便也輕嘆口氣,“這原本也是老例兒,我也知道。只是蕓貴人這麽歿了,我心下頗為疼惜,便跟著有些著急了。今兒對二阿哥說話怕是有些急了,二阿哥別往心裏去。”
綿寧深深垂下頭去,心下湧起無法言說的悲哀來,只能忙道,“兒子豈敢……”
小額娘又是在這般口口聲聲地喊他“二阿哥”,然後說著這樣客套又疏離的話。這樣的距離,明明近在咫尺,卻能遠遠推到天邊去……這樣的情形,真是碾碎了他的心去。
內大臣們遠遠來報,說是皇上的禦馬已經到了宮門外。
廿廿這便趕緊收攝心神,向綿寧淡淡一笑,“好了,今兒這話便說到這兒吧。趕緊預備著接駕。”
綿寧黯然垂首,回眸呼喚綿愷一聲,“三弟,隨為兄來吧。”
綿愷卻有些不情願,依舊膩在廿廿身邊兒,沖綿寧搪塞道,“二哥你自己去吧,我還得抱著四弟呢。”
綿寧極力掩飾住尷尬,這便含笑點點頭,“好,那為兄先去了。”
廿廿心下也是嘆息,輕輕呵斥了一聲兒,“綿愷……你兄弟又不是沒人抱著,非要你來?”
綿愷這一不經意的舉動,在綿寧那邊看起來,難免覺著還是綿愷和綿忻兩個兄弟是親的,倒與他疏遠了似的。
綿愷厚著臉皮笑,不過卻也跟自己額娘不說假話,“額涅,我不樂意跟二哥在一起。他總是板著臉,我在他跟前便說什麽都好像是錯的;而且跟他一比,別人就總覺著我像個長不大的頑童!”
廿廿便也嘆口氣。
綿愷說的也是,綿寧本來年紀比綿愷就大了十幾歲去,綿愷跟綿寧站在一起,可不就是小孩兒跟大人的對比麽;更何況綿寧是自小兒就少年老成的,便是同樣綿愷這個年歲的時候兒,綿寧也更沈靜些,難免叫大臣們總是有意無意將他們兩兄弟放在一起做比較去。而比較的結果,自然是綿愷怎麽都吃虧些去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